loading

簡介

植物暨微生物學研究所(簡稱植微所)隸屬於中央研究院,位於本院南港院區,與其他單位共同構築出一個充滿活力與創新精神的跨領域研究生態圈。

本所的使命為「深耕基礎研究,探索植物和微生物執行生物功能的關鍵智識,並期待以嶄新知識與技術造福科學、農業與環境永續發展,以及促進人類健康福祉」。近年來,本所設有二十多個研究室及數個核心設施,擁有包含博士後研究員、博碩士及大學生、專案研究員及研究助理等約200位的年輕學者,並由二十餘名專職行政人員提供高效支援,致力於打造一個充滿正能量與支持頂尖研究的環境。本所擁有設備完善的實驗室及世界級的儀器設施,提供優質的技術支援。本所積極投入研究人才的培育,學生可透過本院國際研究生學程或是與本所合作的大學來接受本所研究人員的指導攻讀博士及碩士學位。同時,本所亦注重營造一個友善的職場環境,讓每一位成員都能在最佳狀態下發揮潛力。

本所過去在水稻育種及基因組、病毒的衛星核糖核酸、微生物的週期表現及組織培養的再生等領域有重大的成就;近十年來陸續延聘相關專長的研究技師與技術人員,負責管理並提供專業技術服務及諮詢,強化研究能量。隨著許多年輕傑出研究人員加入本所,植微所的研究亦與時俱進,結合尖端技術平臺與人工智慧,持續挑戰科學關鍵議題,包括植物、微生物細胞運作機制、組織器官間的溝通與協調機制、植物在生物性與非生物性環境逆境下的韌性、農桿菌介導之基因轉殖與基因編輯等。

目前本所研究範疇主要包含四大領域:
一、染色體、基因體與系統生物學利用多維度體學方法,結合超高解析度光學顯微鏡、自動化影像處理及大數據分析,深入探討生物遺傳訊息、遺傳重組以及植物與微生物在環境逆境下的基因調控機制。
二、細胞與發育生物學以功能性研究為核心,探索細胞與個體層面的代謝調控、訊息傳遞及生長調節,致力於揭示植物與微生物在生理、生化與發育過程中的關鍵調控機制。
三、植物與環境交互作用研究植物如何在多變的環境因子(如光照、溫度、乾旱及營養鹽)影響下,透過功能性基因與蛋白質交互作用網絡,維持生長韌性並展現優勢,應對環境變遷與逆境挑戰。 
四、植物與環境微生物學從種原蒐集到多樣性探討,結合演化生物學、基因體學及分子生物學方法,深入研究微生物的遺傳變異與致病機制。此外,亦藉由植物免疫學的研究,解析植物與微生物在分子層次上的互動,為病害防治與農業永續發展提供科學依據。

在以上四大領域內,植微所透過前瞻性的研究策略與先進的技術平臺,在全球頂尖科學領域中持續發光發熱。秉持植微所的使命,期實踐中研院三大願景,為科學、農業、環境永續與人類健康福祉創造長遠價值。
一、成就全球頂尖研究
二、善盡社會關鍵責任
三、延攬培育卓越人才